7月29日,日本日化巨頭KAO花王集團交出了2020年1-6月份的成績單。
受疫情影響,日本化妝品市場萎縮明顯。作為擁有133年歷史的老牌化妝品集團,花王的日子也并不好過。
財報顯示,截至6月30日,花王集團凈銷售額同比下降7.5%至6672億日元(約44.4億元人民幣);營業(yè)利潤為745億日元(約49.6億元人民幣),較上年同期減少119億日元(約7.9億元人民幣),下滑幅度為13.8%;凈利潤為515億日元(約34.3億元人民幣),同比減少67億日元(約34.3億元人民幣)。
受此影響,花王下調了2020年年度經營業(yè)績預測數(shù)據(jù):凈銷售額預計減少80億-100億日元(約合5.33億元-6.67億元人民幣);營業(yè)收入預計減少30億-40億日元(約合2億元-2.67億元人民幣)。
化妝品銷售額下降超兩成
花王雖然以洗護、清潔產品而聞名,但憑借著珂潤、芙麗芳絲和佳麗寶等品牌,在化妝品行業(yè)同樣擁有姓名。不過,由于上半年訪日游客數(shù)量驟減,日本化妝品零售行業(yè)遭遇重創(chuàng),花王也未能幸免。財報顯示,今年上半年,花王集團化妝品銷售額僅1099億日元(約合73.25億元人民幣),同比下降21.5%。
花王集團公告表示,化妝品的銷量下降除了入境需求減少之外,4月份日本宣布進入緊急狀態(tài),人們自愿不出門,零售商店臨時關閉,隨著戴口罩成為一種慣例,人們對化妝品的需求減少。
值得關注的是,雖然疫情使得化妝品銷量下跌,但也直接帶動了家庭和個人護理產品市場的增長。面料和家庭護理業(yè)務是其唯一一個銷售額增長的業(yè)務部門,其中廚房漂白劑和洗碗劑的銷售顯著增加。
日本零售銷售和消費者購買調查數(shù)據(jù)顯示,與去年同期相比,日本家庭和個人護理產品的平均單價上漲了4%。作為洗護界的扛把子,花王織物和家庭護理方面實現(xiàn)銷售額1717億日元(約合114.44億人民幣),同比增長5.8%。衛(wèi)生相關產品的銷售在亞洲也顯著增長,旗下Biore
u洗手皂、洗手液等衛(wèi)生相關產品銷量增加,供不應求。
電商加碼,中國市場表現(xiàn)突出
上半年,伴隨著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的蔓延,全球消費市場都受到較大影響,花王集團在日本、亞洲、美國、歐洲的銷售情況也不如意。其中,在歐洲市場的下滑幅度最為明顯,達到了17.8%,在日本本土市場也下滑了8.2%。而在日本以外的亞洲市場,則表現(xiàn)相對平穩(wěn),銷售額下降3.4%,在幾大市場中下滑幅度最小。
從花王集團旗下品牌的表現(xiàn)來看,中國電商渠道成為拉動其在亞洲市場業(yè)績的關鍵因素。
今年上半年,花王旗下護理品牌珂潤銷售額較為穩(wěn)定,部分原因在于花王中國加強了電子商務渠道的建設。
相對其它業(yè)務而言,美妝是花王集團在中國市場份額較高的版塊,尤其是子公司e’quipe旗下高端彩妝品牌RMK和高端護膚品牌 SUQQU,針對干性皮膚和敏感肌的護膚品牌珂潤、及佳麗寶旗下的芙麗芳絲和KATE都有線上旗艦店。有日本媒體表示,中國市場的發(fā)展紅利給日本化妝品公司帶來了好年景,其中電商渠道應是重中之重。
此前花王新全球品牌組合戰(zhàn)略也指出,花王集團將繼續(xù)積極推動線上業(yè)務的發(fā)展,并且在推出更清晰品牌定位的同時,還會重新審視其生產和銷售方式。